原本死板的文字全然活了起来,一个个形象鲜明,仿佛是一些生动活泼的小精灵,吸引着孩子们去捕捉,然后牢牢收藏在他们记忆的仓库里。
还有,让孩子们读课外书,讲故事,或者搞一次小制作,甚至领着他们逛逛
商店,爬爬山,看看水……课间我似乎总是爱带领他们做游戏。实际上,哪一个项目里都蕴含着我的一片良苦用心。在这适应儿童特点的趣味活动中,将许多教育内容悄然传输到了孩子们的身上。
就课文讲课文,拿“填鸭”之法灌学生,在教学中怕是最省心省力的方法了。但这也是最蠢笨,是活活扼杀孩子们灵性的教学。一般,我是不用这种方法去给学生上课。教学生,我多是着眼在学习能力、学习习惯的培养上,要得是让学生知识广博,具有创造性思维性。
在一至三年级教学循环段,开端颇重要。我不厌其烦,苦口婆心,教听、教说、教读、教写……一一示范。引导孩子们准确掌握各种基本知识,养成良好的习惯,让他们的起步就走在正道上。
二年级,学生求知欲愈发强烈,我就雪中送炭,教他们如何查字典,让孩子们运用学习工具,去自行排除书中的“拦路虎”。并鼓励大家多方积累词汇,上课时勇于表达。及至三年级,我对孩子的各方面能力,又进一步作综合培养。先让每人学一个科技小实验;又举办讲演会,让大家挨个介绍自己的项目;最后道出《一次科技表演》作文题,要求都写出文章。这样,一项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均获得了训练,真是一举多得呀!
教书育人,从大处着想,而把心血实实在在地撒在基础工作中。在我的精心培养下,孩子们的思想活跃,学习主动,很为其他老师和学生家长所称道,而且最直接的是学生。其效果呢?可以这么说:大凡我教的学生,在朗读、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上,与同年级别班的孩子比,总是技高一筹。知识面也广得多,仅就造句一项说,全班几十人一起写,从内容到形式,雷同的现象极少见。
结语:
复习挺紧张,步伐要加快。
请假挤时间,明天接着来。
初稿写成功,事迹眼前摆。
良师教有方,写情说疼爱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