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年9月14日,也就是今天刚新鲜出炉的时代周刊。
周刊封面的风格一如既往的简洁,并没有娱乐性,而是富有一种严肃的商业色彩。
但是,这次又和往期不同,一贯偏爱男性,白人,权力的《时代周刊》封面,居然是一个出奇年轻,出奇英俊的黑发亚洲男人。
扎克伯格想了想,9月7日上期的封面人物,是这个月因病刚去世,77岁的爱德华·肯尼迪。
那张垂垂老矣的老者画像,和这期封面对比起来,真是有一种天壤之别。
有23岁?
亚洲人的面相,看说是17,8岁也不足为奇。
难怪他主页上的那些初中高中的欧美女孩子,都把他视作同龄人。
杂志封面整体以一种偏灰蓝色的色调作为背景,周围是《时代》标志性的红色边框。
陈诺的脸很大,居于画面中心,灰蓝色背景中,并没有多余的图案来暗示他的身份。
棱角分明的脸庞,在这并不时尚的商业风格的构图之上,愈发年轻得不像话。
他的五官异常清晰,几乎看得见脸上的每一根毛孔。他的脸非常光滑,头发打理得一丝不苟,身着一件很少见他穿的黑色修身西装,内搭白色衬衫,领口微微敞开,露出一点锁骨。
唯一跟他年龄匹配的是,他没有系领带。
他目视着镜头,眼神平静,略带一点冷冽。
上方用简洁有力的白色字体印着“Nuo Chen”。
下方则是较小字号的:“1800万Y世代美国人的新王。”
扎克伯格盯着那行小字看了挺久。
他抬眼看了看,坐在他对面的雪莉桑德伯格点了点头,示意他继续,“13页。”
翻到十三页。
第一段问答让他也跟着皱眉。
记者问:“你好,NUOCHEN。你如今在社交媒体上坐拥 1800万粉丝,这数字太惊人了。回想最初,你在中国刚踏进演艺圈的时候,有没有预想过有一天会在美国的社交媒体上达到这样的高度?”
陈诺:“当然没有,那个时候我………………”
扎克伯格没有细看,抬头问道:“所以,一直都没有提到过FACEBOOK?”
雪莉桑德伯格道:“不,第14页,倒数第二段。”
扎克伯格翻了一页,只见,
“记者问:对你1800万Y世代的跟随者,你有什么话想对她们说?
陈诺:感谢facebook这个平台令我们相遇,感谢你们喜欢我所分享的东西。我非常庆幸我从事了演员这个工作,让你们能够看到我,关注我。同样,我也希望未来无论发生什么事,你们也能一如既往的支持我。
记者问:陈,你觉得在未来,你会离开facebook吗?
陈诺:我很想说不会,但是我从小就知道一句话,永不说永不。说实话,我现在正在考虑自己创业。假如facebook在这一点上对我有所约束的话,可能就到了我们彼此应该分开的时候了。
记者问:演员创业的例子屡见不鲜,但是他们往往都失败居多。你能介绍一下你的创业方向吗?这和你与facebook的合作有冲突么?
陈诺道:我认为没有冲突。我的创业方向,是一种是打造一款聚焦于视频分享的平台。
记者问:视频?是像youtube那样吗?
陈诺道:不不不,youtube相对我想做的事来说,像是一个破旧的老爷车。我要做的这个平台,它拥有一种神秘的算法推荐系统,它可以依据用户习惯,将符合用户兴趣的东西推送给他们。就像魔法一样,你知道吗。不需要你寻找,你所爱的一切,会自动汇聚于你的面前。”
“当然,这个算法还没有做出来。我也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,对此我其实一窍不通。但是我有信心把它做出来。”
“因为我在中国北大有个学习信息科学的朋友,他是个天才,真正的天才”
扎克伯格看到这里就抬起头来,皱眉道:“他是不是疯了?他知不知道他在胡说八道一些什么?”
ps:
记得刘奇的举手!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